你只是觉得身体很轻很轻,好像一只风筝;又向一只白鸽,好像自高高的雪山顶滑翔而下,便能凭风掠过整片未知的景色。
你当时并不明白。
或者说,你并没有去想。冥冥之中,你身体中好像有一个无头无尾的念头,催促着你向一个方向前进。
你踩过铺着厚厚松针的雪面,小心翼翼地躲开几块雕刻着神秘符号的断裂石块,跟着心中的声音,像一只挣脱引线的风筝般轻盈地落在了断桥上。
你并不明白。你只是感觉心中升起了一种古怪的熟悉感。已经模糊的记忆中,似乎有什么要被唤醒了。
不知为何,你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:你似乎是在赴约。你想要见到某个人——那个人有着矢车菊花瓣般湛蓝的眼睛,有着如同贝加尔湖般冷澈的嗓音。他的发丝像苍白的日光,手指却像燃烧着的黄昏一样温暖。
你好像……
你好像曾经与那个人,与他约定过什么重要的事情。
那时,那双温柔的、沉静的、默然的湛蓝的双眼,好像是那样认真地注视着你。
他说——
“……炼金术……”
“……真是残忍的存在啊。”
柴火在简易的壁炉中燃烧着,松木灼烧断裂时偶尔会发出窸窸窣窣的“噼啪”声。狂风在营地外永无止境地呼啸着,连温暖安全的营地中的空气似乎都有几分微微地扭曲。
一年三百六十余天中,这里超过三百六十天都遍布着冰雪与寒风的怒号。它们偶尔会停歇片刻,展露出少有的温情。那时,天空便如矢车菊的花瓣般湛蓝而温柔。
但等这难得而可贵的温情过后,便又是一阵阵呼啸的狂风。
但扭曲的视角有时候并不是坏事。他承认,凡是实验,便应力求“精准”与“谨慎”……
……但有时,或许有些东西看不清,又何尝不是一种暂时的“幸运”呢。
空气在微微扭曲。倘若品尝这时寒冷的空气时,舌尖便会泛起一种奇异的酸甜交织的味道。
他突然想起,那时第一次睁开睁开那双冰蓝色的双眼时,透过培养皿,瓶外的光景在以某种不可名状的形态扭曲着。白金色的长发在冰冷的溶剂中飘散着,溢满了整片湛蓝色的湖泊。
实验室中的仪器闪烁着金属独有的冰冷的辉光,齿轮一一咬合,发出了单调平淡的声调。眼前女子那双冰冷平静的琥珀色双眼,此时也正以某种不掺杂任何感情地审视打量着他,仿佛在裁决着什么。
无尽的课题、被丢弃的威胁、充满危险的旅途……旁人看来难以理解的生活,对于他来说却简单而快乐。
毕竟,他并不用思考什么。生命似乎是单调的。被期望着的生命按照被设定好的程序精准地运转着,其意义仅在于陪伴、完成吩咐、达成期待。
但最后,“黄金”莱茵哈特,终于还是一言不发地离去。她没有留下任何的告别、解释、拥抱,只给留下了一封推荐信和一部典籍,以及向她的造物颁布的最后的课题。
“——去追寻吧。”
“向我展示世界的真相,与世界的意义——”
“倘若有一天,你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,”
“那到时……”
营地外的风越来越大,甚至连试剂瓶都发出了细微的晃动声。写满各式各样的公式与数字的笔记被掀起了一角,露出了大片大片无名的白色花朵。
他从回忆中挣脱,微微蹙着眉,环顾着空空荡荡的营地。合成台完好无损,素描本合乎规矩地被放在工作桌上;图书摆放整齐,一本本地都在书架上;最新的研究进展顺利,砂糖和蒂玛乌斯递交的论题也算勉强过关。
但,为什么……
为什么原本不应出现差错的“程序”,此时此刻却……
——“却好像为了什么而焦躁不安呢?”
或许,他真的需要停止一段时间,离开自己的营地,去一趟蒙德城了。
闭锁工坊,外出游历也好,寻找素材也罢;世界是一座巨大的、尚未被发现的宝库,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奥秘。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土地,将“未知”变为知识,探究世界的“本质”、寻找无意义的生命的意义……
画笔微微一顿,他沉默地站在画布前,怔怔地望着画布上绽开的花。在这间隐秘的画室中,这朵花已经绽放了太多次。它们以不同的姿态舒展着花瓣,静静地自空白的画布之上望向他。
明明炼金术能够以画本为蓝图,把画出的事物化为真实;明明他已经画过太多遍,已经把这朵花的任何姿态都深深刻入记忆;明明他不必困于其中,明明……
勾勒出轮廓,固定好线稿。调配好颜料,用画笔蘸好。它的花瓣洁白而脆弱,她的笑容明媚而灿烂。它的枝叶舒展又蜷缩,她颤抖着的手指冰冷又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