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页

十一月初,由郑芝龙牵线搭桥,南京兵部侍郎马全有经海路来到汉城。十一月中旬,皇太极派使者前来汉城,于余风商议和美兰公主大婚之事,这使者余风一点都不陌生,赫然是亲王多尔衮,那个被余风打得床上躺了两年的家伙。如此的规格,要说仅仅是为了谈论一个公主下嫁的事情,就派一位亲王来,打死余风都不信,大清二十万雄兵做后盾,这亲王不带这么不值钱的。

所谓何来,不言而喻。

马全有带来了崇祯的密旨,当初逼得余风流落朝鲜的那个锦衣卫百户被杀之事,从锦衣卫的卷宗里,被抹得干干净净,也就是说,现在余风以前那个登州游击将军的衔头,大明朝廷硬着头皮认了下来,不仅仅如此,朝廷直接给了他升了一升,给了他一个总兵的衔头,这平远将军的封号,自然也是认了,反正这种杂号将军,在如今的大明,简直是一抓一大把,多一个不多,少一个不少。

当然,这一切的一切,余风只要点点头,立马就能到手,前提是,他必须出兵,进攻大清,在大清的后方牵制,袭扰,为大明减轻压力,就一如当初的皮岛毛文龙一般。只不过,如今的他,可是比当初毛文龙势更大一些,也因为这个愿意,大明甚至都没有派出将官监军来节制他的意思,以如今的余风,这些人派来,也是个摆设,看起来,大明的朝堂,还是有几个明白人的,没有弱智得想到就凭个使者,一封密旨就忽悠回来数万精兵为大明卖命。

其实,在余风看来,这马全有这一趟,算是个苦差事,大明朝堂的那些个精英,只能说是不算脑残,但是,这样空手套白狼,一点好处都不拿就想忽悠他卖命的事情,难不成他们以为自己真的会答应?

马全有还暗示道,只要余风能够遵从朝廷的旨意,那么,这朝鲜李家的事情,大明可以装聋作哑,当做没看见,毕竟现在朝鲜还是大明名义上的藩属,余风这些举动,实质上和叛乱也没多大区别了。

这也就是说,虽然不能名正言顺,只要余风能在这个时候,为大明解解这燃眉之急,那么,这个,只要有李琮这个招牌傀儡在,他在朝鲜如何折腾,大明都不管了。这无疑于大明承认了他咋朝鲜的位置。

不得不说,马全有带来的筹码,也就这一个让余风有些动心了,但是,也仅仅就这一个。

和大清的使者多尔衮相比,马全有就显得寒酸多了。多尔衮可是大包小包,赶着一溜的车马过来的,他先到的平壤,可能是对这座城市,有些伤心的缘故,听到余风在汉城的消息,他连城都没有进,直接就带着他的礼物过来了。

这些礼物,那些金银牛马之类的俗物就不说了,最重要的是,包括了大清公主一个。此外,陈敏之当初和岳托谈下来的那些书籍,工匠等等余风急需的人才物资,也是一点磕绊都不打的带了过来,这做派,这手笔,可就直接丢了大明的使者几条街去了。

据说马全有在留贤馆里,听到多尔衮来的消息,当时就砸烂了好几个上好的青瓷茶碗,他可真是急红了眼,谁也想不到,他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,居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,应是不带重样的骂了鞑子足足两个时辰。

多尔衮的来意倒是很简单,主要是赐婚,当然,在他嘴里,这赐婚就变成了美兰公主下嫁,这个“赐”字,他怕刺激到余风。另外,就是借着这赐婚之际,大肆和余风谈谈这大清和余风的兄弟之情了。这婚事一成,这两家人就变成一家人,这老丈人和你的旧东家如今打得如火如荼,这谁亲近谁疏远,你总得心里有个数吧。

咱大清不要求你出兵和你老丈人一起去对付你的旧东家,但是,你总不能帮你的旧东家来和你老丈人捣蛋吧,那就太令人寒心了不是,当然,你若是一定要出兵帮你老丈人一把,这个,咱们自然是欢迎之至。

多尔衮的语言,自然不会这么村俗,但是,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反正没错。一时之间,余风赫然发现,自己竟然成了一个香饽饽了。

“这事情,你怎么看?”

余风的将军府里,能够让余风如此问计的,就只有陈敏之了,不过,此刻余风虽然是问陈敏之,在陈敏之的身边,却是还有慕海涛,云青山,赵登等人,基本上,整个新军的决策层,全部都在这个屋子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