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2页

“陈先生点拨下官一下,就胜过下官绞尽脑汁想个半宿的!”迟长青笑道:“有了陈先生的指示,我办起事情来,也就有眉目多了!”

“我哪里敢指示你!”陈敏之对于这种低级马屁,早就免疫了:“我来你这,可不是为了你这些事情,你得现在给我办了,要不然,我可就不走了,我早就听说,迟留守可是藏有不少的孤本的哦!”

“我那是求之不得啊!”迟长青笑意中带点自得:“这些孤本放在我哪里,就是明珠蒙尘,陈先生若是能从中,领悟到些前人的道理,到时候为大人出谋划策,这池某岂不是也有了几分光彩!”

他一面说着,眼光中却是露出询问之意,难得是他居然将这显摆,马屁和询问几种意思,在短短的几句话和表情中全部体现出来,还让人一点都不觉得不舒服。

“一件事,算起来,也不是公事,要不然,也不会由我出面了,赵登赵大人和你是郎舅,算起来,也不是外人,赵大人有一个嫡亲的兄弟,叫赵莱的,你可曾听闻!”

“这个有过耳闻,少年英雄,年青俊彦,可惜我就一个妹子,要不然的话……”

陈敏之脸上微微一笑,不是讥笑,是那种很温和的笑容,看来,迟长青这种插科打诨,还是有一些效果的,起码,两人间的距离,在这一刻就是被拉得很近。

“大人的意思,这赵莱,小赵将军,还有一些不错的年轻儿郎,派遣到你留守府里历练历练,安排个什么职位,做些什么事情,全由得你安排,大人就是一个要求,这小赵将军,不能坐在衙门里,得做实事,多做些职司都无妨,你明白了吗?”

“我想,我明白大人的意思了!”迟长青脸色严肃起来,这是大人让他培养人才,到留守府里能历练什么,无非是如何治理这城池的经验,显然,大人此举,大有深意。

第三百二十五章 谁是谁的菜

有句话,叫做时光荏苒,光阴如梭;还有句话,叫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余风对这两句,也是颇多感慨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倒是没有觉得,只是这日子,过得也未必太快了一些,上一个年头,好像过年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都还在历历在目,但是,一转眼,居然又要过年了。

盘点起自己的家当,他不得不承认,这崇祯十一年,是他高速发展的一年,是他彻底从一个非主流的武装集团,到一个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的转型的一年,和前一年相比,几年他无论是经济,军事还是各方面的能力,都有了巨大的飞跃,如今,就算郑芝龙这等人物,也承认了他的字号,并肯定了和他的合作,凭此一点,他就足够自傲了。

要知道,即便是李自成攻破南京,南明政权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那么久,最根本的原因,就是因为有福建郑家的支持,等到郑芝龙一降清,整个南明政权顿时就失去了支柱,轰然倒塌,即便有郑成功这样的英雄人物在,也只有远遁海外的份。是的远遁海外,像他余风一样,在海外偏安一隅,不同的是,他是在朝鲜,而郑成功是在台湾。

有时候,余风也衡量着自己的实力,到了眼前这个局面,要说他没生出几分野心,那可就有些扯淡了,不过,在仔细的将自己的实力和各路人马比较后,余风很沮丧的发现,自己原来引以为傲的资本,在这群豪辈出的大明末世,还是属于那种拿不出手的那种。这本钱资历什么的,他还真的差的很远,打仗打的就是银子,就是钱,而这方面,无疑是他最大的短板。

好在,领地经过他的整饬,也逐渐变得繁荣起来,年末的时候,居然还收上了近三万两的商税,这倒是让他有些喜出望外,倒不是他看上这点银子,他记得这商税,在大明也是非常难看的一个数据,在这朝鲜,居然能收上这么多钱来,不是说明他现在控制的区域正逐渐繁荣起来了吗?这繁荣,就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,需要更多的人手,能带来更多的财富,对于财政压力一直都是很大的他,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了。

当然,好事得成双,这可是大家都知道,年底的时候,还有更好的消息传来,去吕宋的船队回来了,从这一船一船的金银和吕宋带回来的货物看来,这兰顿肯定是毫无悬念的执掌了吕宋的大权,要不然,这些派出去的船,回来的不会轻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