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4页

独断大明 官笙 581 字 2022-11-10

这其实是儒家的问题,因循守旧,固执不变,已成大势难逆。

一面要求尊崇祖宗,不能妄论,嬗变,又要求新求变,到底要怎么好,圣人之言又不会错?

钱龙锡神色不动,这不是普通朋友之间的交流,是君臣奏对,说不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,他也不能向张居正一样评点江山,好一阵子才道:“皇上,海瑞之清,非大明之清,海瑞之刚直,非大明之刚直,海瑞非我大明之福,不当为之宣。”

钱龙锡也是狡猾,答不对题,却还说出了一番道理来。

朱栩哪里能让他跑了,道:“他师从‘太祖之法’,莫非有错?”

海瑞一心要恢复朱元璋的严酷治吏手段,从开始到过世,都未成功,历经四朝,历代皇帝还都颇为看重他。

钱龙锡不知道怎么回答,“非议祖宗”那是大罪,这“大罪”是在道德上,一旦成立,千古留名!

“回皇上。”

这个时候,钱龙锡身后一个参政起身,道:“臣认为没错,错在海瑞,太祖之法也没错,错在海瑞借之以一己之好恶断事,纵有虚名,亦是枉然。”

这里说的是海瑞判案子,只以“善恶”为准,不去管其他,看似公正,实则是糊涂。

这倒是一个好道理,朱栩微笑道:“那当时的内阁扣押他的奏本,阻碍他的升迁,甚至屡加打压,这是在打压‘太祖之法’?这‘不明时政’又做何解?”

“不明时政”,分明就是要求官员要变通,适应新变化,不能拘泥于古法。

钱龙锡与刚才的参政都说不出话来,这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,谁都知道,“祖法”早已经成不可更改的习惯。

他们两人不说话,突然间有一个知府站起来,抬着手道:“皇上,臣以为,这是海瑞空有名望而无实绩,过往之事又太过刚直,生乱而无为,是故不愿启用他。”

这句话看似有道理,实则完全背离了话题,朱栩讲的是原因,这家伙说的是结果,完全牛马不相及,甚至可以说是诡辩!

朱栩端着鸡汤又喝了一口,身体舒畅了一点,慢悠悠的道:“那,拘泥古法已不可行,该当如何?”朱栩要说的,就是变通,他不止要给“新政”正名,还要借此冲击儒家的顽固思想,确立“变通”的地位。

皇帝的话已经很赤,裸裸了,古法不可行,自然是要改变,用“今法”。

接下来,就是王安石的那三句话了: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。

这三句话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批评的重点,从司马光等开始,一直到明朝,儒家都避谈这三句话,因为不合儒家的精神,不合治国的理念,是极其“叛逆”的。

朱栩的话说到了这里,刚才还能反驳几句的众人,都不说话了,这个时候说什么,都是要负上“历史责任”的。

“钱大人,你来说。”朱栩直接点名。

钱龙锡眉头紧皱,古法不可取,自然要用今法,只是话容易说,还要考虑影响,尤其是皇帝明显有着强烈意图,他怎么敢轻易开口?

“臣认为‘新政’正当其时。”钱龙锡道,这等于是变相的承认“变通”是对的。

朱栩不为难他,目光环顾大堂里的人,没有人敢与他目光相接,都低着头,不敢说话。

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这样的话,可以知道,但断然不能说出口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