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山也在思索着,他知道,漕运涉及太多,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动朝堂上的大人们。他相信,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在写折子,准备弹劾奏折。
至于这些折子弹劾的是谁,首先就是要看这个人跟谁有仇怨,谁的大,谁的小,然后去判断谁可以捎带一起,谁可以狠狠的恶踩。
骆府。
骆思恭躺在床上,面色苍白,不时的咳嗽一声。
锦衣千户的年轻人站在床前,神色恭敬,微躬着身。
骆思恭拿着手绢,擦了擦嘴,舒了口气道:“我是小看这位惠王殿下了。”
年轻人躬着身,始终面无表情。
骆思恭望着白色的纱帐,眼神冷静,一边咳嗽一边慢慢地说道:“这大明将来会如何是我看不明白了。当年隋朝不足百年而没,唐朝有了三百年国运。前元也是,我大明国运也已经两百多年,能不能撑到三百年,还是个未知之数。”
说完,他瞥了眼年轻人,道:“你可知道,我为什么会给你取名宗汉吗?”
年轻人微微抬头,还是躬着身道:“大人是想大明如汉朝一样,中兴。”
骆思恭微微点头,道:“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,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人不想的。只是,我大明到如今,该腐朽的地方都已经腐朽了,没有一处是干净。朝堂的那些重臣,每一个都私心极重,哪怕看似为国为民,也都要顺带着为自己,为族人,为党羽牟利。”
年轻人还是不说话,只是静静的听着。
骆思恭又继续道:“皇上,不算明君,但也说不上是昏君,他有些想法,只是,朝堂上下处处掣肘,难免有些泄气。”
“咳咳咳!”
骆思恭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,过了好一会儿才稳定,他擦了擦嘴角,起伏着胸口道:“哎,人之将死,废话也多啊。不说这些了,你是个极聪明的人,不应该跟着我这个半死之人的。”
年轻人抬头看着骆思恭,好似犹豫了下,道:“大人放心,此番事了,我便南下,终身不过江。”
骆思恭摆了摆手,道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,我是打算,将你介绍给惠王认识,或许,在他身上你能找到报仇的办法。”
年轻人一怔,道:“属下不明,还请大人指教。”
骆思恭笑了声,笑容里仿佛藏着无尽睿智,慢慢的道:“你不明白,只是你的阅历不够,不是你不够聪明。惠王殿下这次的动作,藏了很多东西,我一时半会人也看不透,但终归离不开锦衣卫帮忙。待养性回来,你让他告诉惠王,我想见见他。”
年轻人看着骆思恭苍老的面容,以及两鬓的白发,面无表情的脸上动了动。
他从骆思恭的话里听出,骆思恭是要托孤了。
第二天,天色蒙蒙亮,朱栩就穿戴整齐,坐在门口,抱着一大碗刨冰西瓜,一边吃着,一边笑眯眯的看着金銮殿方向。
他对朝堂那些大人们的脾性非常清楚,他既然给他们开了头,闻到了血腥味,没有道理不扑上去闻一闻,然后狠狠的咬上去。
按理说,这件事情的中心应该在漕运上,不过朱栩同样明白,将大挪移术修炼的炉火纯青的大人们,很快会将这件事变成党争,最后要么一方让步,两边妥协,皆大欢喜。要么就是要斗个你死我活,不死不休,两败俱伤。
自然,最终裁决还是在他那皇兄手上,但这种裁决绝大部分还得看大人们是怎么演绎的。因为,朱由校对漕运的了解程度,比街上随便拉出来的一个普通百姓强不了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