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8章 四分之一个小目标

经过混乱的讨论之后,对韭菜实验室的虚拟形象代言人韭娘的基本要求终于定了下来。

韭娘是一名漂亮年轻的家庭主妇。她的形象要让年轻人看起来像姐姐,已婚男人看起来像贤妻良母,而已婚女人看起来能当闺蜜,总之要亲和力和统御力共存,权威性与可信性齐飞。

沈云妹一语道破天机,说道:“那还叫韭娘干什么,直接报出王熙凤的身份证号得了。”

大家都觉得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儿。股民们其实需要的不是知识,只是需要有人能给他们做主而已。

技术方面,高思的要求就有点高得离谱了。

“首先,要把韭娘的语言和文字能力训练到优秀自媒体人的平均水平,就算不要求她自己撰稿自己剪辑,起码写写微博,发发朋友圈,日常与粉丝说说话,回复一下留言,线上与专家们一起搞个直播,必须能保证她的虚拟人身份不会被拆穿才行。”

这话说得简单,但是想让人工智能达到这样的语言水平,就必须经历海量的训练。而且,语言方面的训练,凭借人工智能自己努力是根本完不成的。

这种境况就像是一个从小就努力汉语的美国人,通读各种经史子集,刻苦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,到了中国一张嘴,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听出来他普通话说得不地道。如果他用于学习口语的电视剧是《乡村爱情故事》,那搞不好蹩脚的普通话里还能夹着一股东北大碴子味儿。

很多学习能力超强的人,仍然一辈子携带着浓浓的乡音。原因不是他学不会普通话,而是没有人给他正确的反馈。反正你说的话我能听懂,干嘛非要纠正你呢?而人的大脑也会主动忽略“发”于“花”的差别,时间长了,连自己说的话与别人说的话有差别都听不出来,更别提自我修正了。

机器学习面临的窘境完全一样。想要不犯常识性的错误,那就必须要真人来教。因为语言没有任何死规则可以用,语言遵循的其实是习惯。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,听着就是别扭,人工智能拿这种事情一点儿辙都没有。

赵福存身为韭菜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,此时有点儿坐不住了,他说道:“高思,这个事情是不是搞得太大了?韭菜实验室的核心任务是股票投资,现在为了一个虚拟形象代言人,突然把摊子铺这么大,不合适吧。”

高思噼里啪啦地用手敲打着会议桌的桌面,略微沉思。

“你这么一说,好像确实不太合适。纪良,你觉得呢?”这个想法是纪良最早提出的,高思忍不住问他的意见。

“我也觉得搞大了。我最初觉得,创造一个IP出来,给公众留个印象也就行了,真没想要搞这么复杂。”纪良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