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

妙手生香+番外 董无渊 957 字 2024-03-08

一碗带汤带水热乎乎、五颜六色的黑米年糕汤递到了食客的手中。

冬至节庆,宽街摆摊儿的人少了一半,含钏拉了两个小木桌,用抹布擦了桌子请食客坐下,冬至好时节,辛辛苦苦一整年,好歹落脚好好吃个饭吧!

食客先就着碗沿抿了口热汤。

热汤下肚,一下子便暖和起来了!

萧瑟的寒风吹在脸上的凉意,被热鸡汤冲刷殆尽!

真熨帖呀!

食客又喝了一大口,舌头与口腔终于品尝到了鸡汤的鲜、咸、醇香,还有一股属于另一个品类的鲜味...食客带着不解又喝了一口,是鱼鲜的味道...他拿勺子舀了舀,汤底干干净净的,绝没有河鲜、海鲜的身影。食客拿起勺子将年糕条送入口中,软乎乎的,黑米的香气顽固地黏在了唇齿之间,年糕也吸饱了汤汁的味道,那股浓郁的海味重新席卷整个味蕾。

食客眼眶有些热。

家乡的年糕汤,就是这个味道。

娘亲与奶奶,都喜欢用虾头来熬汤,把汤熬得红红的,意味着冬天到了,日子更要红红火火起来。

食客混杂着食材,不用勺子了,就着碗沿将呼呼啦啦地埋头喝起来。

木耳丝的脆,蛋皮丝的香,鸡丝的绵软和年糕条的糯,所有味道都干干净净,泾渭分明。

这五文钱当真是成本钱了。

食客放下空碗,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。

含钏余光里瞥见了他的模样,笑眯眯地扬声招呼,您吃得可还好?

这位在珍宝斋中说一不二的掌柜笑着向含钏拱了拱手,福了个礼,您这碗年糕汤很好。又想起什么来,只是某在汤里吃出了鱼鲜的味道,可找了遍也没找着鱼虾的身影,您方便说一说吗?

含钏一边拎起小红泥暖炉倒汤,一边舒朗笑道,并不藏私,鸡汤里煮了白蚌肉,调料中也有小银鱼干磨成的细粉。您若吃得好,往后在家请家中的厨子也能照着做一做。虽不似家乡那般地道,却也能找回三四分的意思。

食客客客气气地再拱手作揖,承您款待,祝您来年生意兴隆,财源广进!

含钏也笑起来,同祝同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