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要做好了,赢了受请的人口碑,才算是给胡文和做了脸面吧。
含钏摸着下巴想了想,索性挑了四斤鳝鱼活杀,放宽油将鳝段里的水分炸干,与蒜头、葱结、豆油、砂糖、青红酒一起放入小盅里炖,鳝鱼熟后形似肉卷,色泽金黄,富有弹性,这样炖出来的鳝段用筷子夹起后,两端下垂不断,食之极烂,味道浓厚酥香,是江淮菜里很有名的炖生敲。
俗话里小暑里黄鳝赛人参,习武艺者多喜食之,虽当今圣人在宫中禁了鳝、蛇类的食材,然在市井内没这么多的忌讳,关上门吃几口,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。
这菜是专为江淮人和武官做的,算是应景。
又做了鸭包鱼翅、水晶肴肉、松菌虾仁、鲤鱼莼菜川汤片儿...都是口味清淡、滑润鲜香的江淮菜。
规规矩矩、平平无奇一桌,没菜眼。
菜眼,便是一桌菜的点睛。
做菜,特别是做席面,二十来个菜,四冷四热的前菜、八到十个热菜、两个羹汤、两个小食、一盘时令果子,每道菜都得做好,可这样人家能记住哪道?花费一个时辰吃完一桌席面,难道就让人得出一个总体评价,还行,挺好吃的?
这或许是普通食肆的要求。
却不是含钏的标准。
含钏希望吃过她做菜的人,放下筷子能品评一句,...这道油酥鸭子香酥脆口,那道白灼花螺新鲜脆嫩...
总得有几个菜,记得住,说得出,下次来,还会点。
这要求挺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