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最重要的一点。
散卖,更赚钱。
厅堂里只能坐这么多人,许多夫人奶奶一坐便是一下午,翻不了台子,自然就赚不了更多的银子开个小窗专卖牛乳茶,不提供厅堂歇息,买完就走买完就走...牛乳茶喝起来好喝,做起来简单,买的价格也算是时鲜众多茶饮里比较实惠的,赚的应该是走量的钱...
说干就干。
含钏细想了想,热血上头,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...也着实难...
小双儿听完没觉出不对,钟嬷嬷听了沉吟半晌后方道,装牛乳茶的容器用什么?咱们店里的杯子都是在珍宝斋定下的好东西,你索性送给食客拿走?还有许多夫人姑娘是不吃游食的,你让她们一边喝一边走?路上脏不脏?
小双儿恍然大悟。
是哦!
她们打了来卖倒是便利!可用啥装牛乳茶是个大问题啊!
难道真把振宝斋,一只碗好几十文送出去?
那可赚的没有赔的多。
这两个问题,含钏都想过,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只小小的竹筒,薄薄一只,竹筒外壁被打磨得亮亮的,又轻又小,看起来不算很名贵,有些野趣,杯底还有一个贺字,可整体看上去不是时鲜的档次。
含钏笑着道,你们猜,这个竹筒杯子多少银子一个?
用竹筒装水,这是常见的。
钟嬷嬷见含钏拿了支竹筒出来,却有些惊讶小姑娘是在宫里长大的,如何知道乡间竹筒装水的故事?
钟嬷嬷接过竹筒杯子,左看看右看看,顶多两文钱一只,这能用多久吧?竹筒装水是农家的东西,咱们还得将它打磨得锃亮、沸水煮透、又是刻字又是染釉色...
含钏笑起来,这是我在城东土窑定制打磨出来的,若定上一百只,就收我一百文钱,算下来这一只也只有一文钱罢了。咱们把这一文钱的成本放在卖价中,买得起咱牛乳茶的夫人奶奶们,会在乎?
小双儿点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