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4:徽记logo,以及新的就业机会

魏肖:“这些图长得都一样。”

赵熠:“仔细看好似两个字。”

魏肖:“但这俩字我不认识。”

说完大声给自己收了个尾:“好!好诗!”

众纨绔笑作一团,霓夕也忍俊不禁,温声道:“这图案是‘文昌’二字的篆书,是唐晏公子央求阁老亲自篆刻的,以此作为标识。若资料是丝绢一类,这图案就绣在上面,若是金属或是木刻,一概用铸造,然后把标识嵌在上头。”

赵熠恍然大悟,“这样一来,只要是文昌的东西,都可以一眼认出。”

“公子高见!”霓夕瞧了瞧赵熠的衣裳,问道:“没记错的话,您身上这件是《我那病弱世子爷》里世子殿下的衣裳吧?公子回府后可以翻开里襟,也有这标识呢。”

赵熠向来荤素不忌,哪里还会等回府,当即就把衣襟撩开,果真找到了绣着的纹样。

他跟没事儿人似的将衣服系好,又开始看刚买的武器和道具:“大宝剑上有,玉佩上也有,鞋底子也有,汗巾上也绣着!多亏掌柜提醒,不仔细看都找不着!我那些老婆,衣服家具什么的,是不是也都有这玩意儿?”

“有的。”

“真行啊,”赵熠豁然开朗,“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

魏肖道:“我知道!多一道工序,变麻烦了!”

“滚滚滚,”赵熠目光里带着一种‘你没救了但是我有救’的优越感,说道:“只要你在店里买一样,就会记住这个徽记,文昌的名头会越来越响,等其他商人反应过来想模仿时,文昌已经成为此行业不可逾越的大山。”

此言一出,三楼所有顾客茅塞顿开,七嘴八舌参与讨论。

“也就是说,用了文昌的东西,以后会越来越有排面?”

“这就好比,京城这么多家卖衣料的,在得胜绸缎庄买的就更有面子;自去年冬天开始,京城陆续开了几家烤串店,却还是得胜楼的味儿最正!”

“可不是,你看这一层,文房四宝、闺房器物、玉佩香囊、香丸兽炉,要什么有什么,以后宴宾客请好友,若拿出的是文昌的物件,岂不是倍儿有面子?”

众人深以为然,又觉得文昌的物件实在精致,再加上特有的徽记,属实物超所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