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间投资公司当然不会只一个人。
五位操盘主管,三十多号操盘手,正在门外的办公区,坐在工位上,对着电脑蓄势待发。
现在香港金融街只是一个俗称,并不是坐标地名。而在金融街也没有国际金融中心大厦,只有几栋新建起来的十层小高楼。
不过,时代和建筑会变,地段承载的社会意义却不会。能在金融街大厦里租一整层的金融公司,那都象征着最顶级的实力。
“嘀嘀嘀。”内线拨通后,办公区一名主管接起电话,站起身,把目光看向玻璃门内的话事人。
他们这些小角色没资格接触大老板,但是今天公司话事人和大老板接触,他们全部都打了鸡血,早有准备。
“放货!全部!”司马祥看着门外主管点点头,对着话筒说道。
“放货!”操盘主管挂掉电话,扭头嘶声大吼。
安安静静的办公室瞬间沸腾,回荡着激烈的电话声,报价声,哒哒哒的按号声。
第174章 四会五人
现在全港除去“远东交易市场”外,几年间还相继成立“金银证券交易所”,“九龙证券交易所”,“亚洲证券交易”等三家交易中心。
由此可见,全港金融市场的繁茂与野蛮。
为此,政府今年刚公布《1973年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》,重罚其他虚假交易所,并且限制再发金融交易牌照,形成现今的“四会”局面。
直至1986年四会合并成立“港交所”,这块乱战纷乱的交融市场,才彻底形成一个统一管理的局面。
“四会”的大老板们,自然都是金融街泰斗,港岛极具实力的豪商啊。
不过,他们只是一个建立者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