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洁班班长同样着急:“科长,我们这些人年纪都大起来了,如果没有工作那就全家挨饿了。”
其实一些临时工都有兔死狗烹的凄凉感,仿佛自己马上要被抛弃一样。
陈夏噗哧一声就笑了出来:“我说你们这么哭丧着脸干嘛?如果真的不在医院干了,你们随便去摆个小摊,开个小店,收入不要太高哦。”
有个中年妇女一声哀嚎:“科长,你这是坐着说话不腰疼,出去摆摊儿,那简直就丢脸死人了。”
“放屁,我要是医院里不干了,马上就去菜场买菜,凌晨骑着自行车去农村收菜,早上去菜场摆摊,怎么着一个月也能赚上百元。
胆子再大一点,去纺织厂找找关系,拿些布出来卖,别说一个月几百元,上千都有可能。总务科一个月才几块钱?”
陈夏这么一说,有些脑子灵活的还真有了番计较,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无动于衷,这也是个时代国企员工的一个缩影。眼高手低,最后一事无成。
对她们来说,摆摊做生意是不可能摆摊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摆摊。
八十年代是一个撑死胆大,饿死胆小的时代,敢下海,敢去摆摊的草莽英雄,后来很多都成为一方富翁。
反而是那些待单位的人,绝大多数瞻前顾后,犹豫太多,以至于错过这个黄金时代。
等到进入九十年代,大规模的下岗潮开始,到时候大家又一窝蜂去抢着练摊,可惜已经晚了。
南方地区还好,那些北方地区,尤其是东北,九十年代那真是……咳咳……
其实陈夏早就有打算了,总务科里,是职工家属的这批人肯定要跟着丈夫走,到时肯定有很大一批要眼着去城区新医院。
而在当地托关系进来的临时工去城区新医院不现实,要么想办法留在老四院,要么就只能辞退了。
陈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去新医院还是老医院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,尽量保证留下每一个人。
会议结束,卫红星、石雷先、盛青云、吕方等人先后都来表忠心了,这批人是总务科的少壮派,当然要紧跟比他们还少壮的科长。